百年作人纪念文集编后记-真情至远

曾记得,1999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吴作人艺术大展》的同时,我们编辑出版过一本约70万字的《吴作人研究与追念》纪念文集。书中文章主要涵盖两大部分:一为报导和论述性质,我们尽可能地收录和整理了60多年来(1936-1997年)在报刊、杂志以及各种出版物上发表过的有关吴作人艺术和人生的感受和研究性文章共140篇;一为哀悼与纪念性质,主要是在吴作人去世后两年中(1997-1999年),陆续收到不少朋友写来的缅怀和追忆性文章约80篇。该书出版后近十年来获得了各界的好评,普遍认为这是一部深入了解和研究吴作人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

九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间的脚步走到了2008年,父亲百年诞辰在即。年初,我们家人和吴作人百年纪念活动筹委会的负责人共同商议,决定这次再组织编辑一册集研究性与缅怀性为一身的纪念文集,作为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旨在抢救和搜集吴作人的资料遗产,以把对吴作人的研究引向深入。

本文集最大的特点是“熟悉吴作人的人回忆吴作人”,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收集到文集中的文章作者,集中到最熟悉、了解和直接接触过吴作人的人群中,他们的回忆和评论真实、准确、可靠,最具权威性,称得上是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认为,把这些隐藏在熟悉吴作人的人群记忆中的大量信息和他们手中所掌握的资料加以集中,具有挖掘和保护吴作人资料遗产的深远意义。“不了解吴作人的人研究吴作人”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也是我们这两代人在有生之年,给他们留下的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史实资料吧!

基于上述考虑,我和女儿吴宁把现已高龄或行动不便或掌握及熟知某段特殊时期历史史实的吴作人当年的老朋友、老同事、老学生的回忆作为重点,形式则以访谈为主。与此同时,我们于3月中旬对过去曾写过文章的吴作人的学生和朋友,发出了百余封征文函,以期得到更多的反馈。

访谈工作从今年3月底正式开展。我们首先拜访的是现已97岁高龄的程丽娜女士(刘开渠先生的夫人)。老人虽然视力差些,但身体和精神状态颇佳,尤其是思路敏捷,记忆力极好,1943-1945年(65年前)吴作人西行前后在成都和他们家的一段友情往事,讲得生动具体,两个小时一气呵成。有些事情鲜为人知,我们都是第一次听说。这就是史实,这就是吴作人宝贵的资料遗产!

首战告捷,大大地鼓舞了我们采访人员的士气和信心。就这样,我们从4月到7月,马不停蹄地又进行了37次访谈,共采访了45人次。令我们感动的是,接受采访的各位人士都非常热情,有的找出过去与吴作人交往时有关资料让我们拍照,有的事先还准备了发言提纲,每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历史时期和吴作人接触的印象和感受说起,大家兴致很高,最短采访时间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个别记忆超群的人士侃侃而谈,甚至忘记吃饭,有三次访谈竟长达四、五个小时。正是有大家热情的帮助和提供,我们才有可能把所有的采访内容综合起来,获得吴作人自1935年始至以后各段时期更为详实的历史资料,大大充实了吴作人现有资料档案的内容。

与此同时进行的征文工作,形势更是喜人,也大大出乎我们所料。

自3月底我们就陆续收到了一些反馈信息。此期间来函的作者均在自己曾发表于《吴作人的研究与追念》一书的文章基础上或做认真地修改,或按要求寄来相关的照片和补充资料。从4月中旬起,新撰写的文章陆续来到,5月底随着截稿日期的临近,来稿更是达到了高潮,本市的、外埠的,挂号信、快递信,再加上现代化通信设备的使用——电传机文、网络电子版邮件……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函件。到了6月中旬,已有50多份稿件寄到。开始发函时因人员名单不全或地址有变,有的朋友没能及时收到征文函,但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纷纷主动和我们联系,一再表示一定要尽快地写一篇缅怀吴先生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就这样,征文工作一直延续到北京奥运会闭幕前夕,最终止稿。

撰稿作者的写稿热情和认真负责态度十分令人感动。

康寿山女士是唯一一位九十岁以上高龄的撰稿者,我们5月初就收到老人寄来的一份密密麻麻写满4页纸近2000字的手书。她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刚招收的新生,入学时学校已迁至大后方重庆,在校的四年正好受教于徐悲鸿、吴作人、吕斯百等先生。由于父亲1943年西北行前在重庆这段生活和历史我们掌握的材料不多,于是安排对她进行专访。中途我们又发现一封徐悲鸿先生写给父亲的书信,因信无头无尾,不清楚来龙去脉,就一并向她求教。老人成了我们的顾问,尽管今年来身体不太好,但她仍主动热情地为我们解读徐先生的信,并就信中所述事件及当时周围的环境背景又写出一篇近6页2500字的手稿,表示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人为吴作人在重庆中大任教时期的历史档案做出了新的贡献。

吴作人半个世纪以前的老同事和老学生,现在都已是耄耋之年的长者,有的还是现代中国美术界的权威人士,这次都纷纷亲笔著文,并提供多年以来保存至今吴作人送给他们的画作或书法的图片,既有研究性的文章,更有系统性的缅怀,理论阐述、心得体会、甚至反思,真情切切,感人至深。他们文中所表达的那种跨世纪的对老师敬重和感念之师生情,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是多么纯真,多么高尚!

更有上世纪60年代在吴作人油画工作室学习过的两位“老学生”,竟不约而同地翻箱倒柜,找出了近半个世纪前经历劫波却意外幸存的课堂教学笔记,里面记录了不少吴作人在当时不断遭到批判的社会大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在课堂上表露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与教学原则(这应该是吴作人最后一年在教学第一线亲自授课时的具体资料)。两份笔记难得可贵,在时间上又有所交错相互补充,是为进一步研究吴作人留下的宝贵教学遗产。

至于和吴作人有过交往的两代朋友、记者以及后辈的同事们,文章中多侧重于回忆他平易近人、淡泊名利的人品,坚持原则、幽默谦和的性格,给我们讲述了一桩桩他们和吴作人之间中的感人故事。

半年以来,伴随着不断收稿、读稿和审稿生活,我几乎天天都沉浸在对父亲的回忆中,多少次被文章所述的内容感动得热泪盈眶,多少次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过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那个美好年代,感谢大家给予我一个机会,使我感觉父亲天天仍生活在我身边。

我们这次编写的这本文集,共收录文章124篇。其中包括访谈文38篇(内附有15篇内容相关的文章),新撰文74篇,已发表过的文章12篇。参与访谈和撰稿的人士共121人,最大年龄97岁,最小年龄48岁;其中90岁以上9名(占总人数7.4%),80岁以上42名(占总人数34.7%),70岁以上94名(占总人数77.7%),60岁以上112名(占总人数92.6%),50岁以上120名(占总人数99.2%)。

在本文集出版之际,需要感谢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吴作人及其周围”专项工作团队的辛勤工作,吴宁、唐子韬、万安、聂映、李佳、王滢、杨昱、吴晓华、胡丹洁、闵坤不仅负责全部文章的录入、所有采访录音转写成文字并加以整理的庞大任务,还要对每篇文章进行校对和按规范格式进行编辑等工作,感谢金忠丽对全书的版式编排,感谢责任编辑李琳的辛勤劳动,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得本书能在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前夕及时出版。

感谢吴作人先生的老学生——南开大学房阑凝教授,以其精湛的篆刻艺术和对老师的怀念,为本书设计了“吴作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精美印章,使书籍更添儒雅。

感谢中央美术学院钟涵教授的审稿,和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的指导。

特别要感谢的是,这本文集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的全程指导下进行,他同时还亲自参与了实际的编辑工作,一本体现学术规范的新颖的纪念文集终于得以展示在各位读者的面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最后,我谨代表全家向为本书接受采访和提供文稿的各位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在吴作人百年诞辰之际,谨以这部凝聚了百余位编著者和我们全家人怀念及崇敬之情的图文并茂的文集献给我亲爱的父亲。

“吴作人永远话在我们的心中!”,这是大家一致的心声!

                                                                                                                                                                         萧慧

                                  2008年 9月6日  完稿于北京奥运会闭幕后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