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造家

“5·12”汶川地震后,2008年5月14日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紧急调动与全国各艺术机构、建筑机构和教育机构的联络,促成各大媒体、各大网站、各艺术机构、建筑机构、教育管理机构和个人的联合,共同发起并参与“震后造家”行动。 

“震后造家”的所有组织运作活动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拨款并设立专项“震后造家专项基金”支持。所有活动得到的全部资金,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下设立“震后造家专项基金”,由教育管理专家、建筑家和基金会专家组成执行委员会,有效及时地捐募和使用捐款,定向支持切实有效的方案。北京大学建立震后造家信息办公室和工作组,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负责这项工作。

 

震后造家 户型选择现场

“震后造家”行动组织了12家知名建筑事务所前往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民乐村实地考察,并提供了12套住宅设计方案,其中部分设计方案被村民选中。截止到2009年6月8日,村民房517户已全部动工,其中完工300户左右,有100户上下已搬进新居或正陆续搬家。 

在吴作人基金会的参与下,除了民房建设外,民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进行中。民乐村老年活动中心、村委会、卫生站及小广场等村公共场所相关建筑设计已交由参与“震后造家”行动的阿尼那建筑事务所设计,并由四川一设计院协助完成具体施工方案,其中村老年活动中心、卫生院重建资金已到位;村委会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已派人了解情况,测量面积,预计资金也能很快到位。经过协调,政府明确将解决民乐村集中规划点的上、下水,道路硬化等设施。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已开始测量、安装部分。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市农业局解决了深水井的补助资金,目前二队已打井一口,其他几个队正进驻打井的机器设备。民乐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持续得到震后造家建筑师们的热心关注和无偿帮助。 

在震后造家行动的进展中,各位建筑师对建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这些想法、反思以及发展的对于建筑的理解,由震后造家联络组联系出版社,予以记录,这就是《震后造家》一书。该书汇集了对12个参与了震后造家行动的建筑师的访谈,以及他们以为民乐村所做的设计为起点,对建筑和人的基本关系作了深刻的思考和论述,这部书稿由震后造家行动召集人王明贤、史建和朱青生主编。 

除了《震后造家》这本汇聚了建筑界人士思考的书,另外一本给直接实用手册《农民自建抗震屋图解手册》也由震后造家行动组和扶贫基金会共同支持出版。该书原名《砖混结构房屋的建造与维护》,是由外方机构EER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通人自建能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住宅而编写的,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所采用的技术在中国也十分普遍,是一本建筑师、工程师直接写给盖房子的非专业人士看的手册,可作为政府和专业援建之外的补充。

此条目发表在最新动态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